Creating the Future with Digitalization
3月24日早晨,香港和澳门两地接种的“复必泰”新冠疫苗,由于部分批次包装存在瑕疵,港澳两地即日起暂停接种。参与疫苗接种计划的工作人员先前曾报告共57起包装瑕疵,其中包括8起小瓶破裂事件和22例导致泄漏的气压问题,另有16篇关于瓶盖密封松动或位置不正确的报告,还有11篇关于玻璃容器外部的污渍或标记的报告。
来源: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叫停措施无疑对大众、政府、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利用智能标签及包装方案有效的对药品包装进行监管优化,将在大幅降低此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同时,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目前,已有几项应用程度较高的智能标签以及包装技术予以学习,为企业创新提供参考与方法论。
1、供应链管理型:为物流数据化提供动能
NFC方案(近场通信)、RFID标签等帮助药品获得先进跟踪能力,是公司生产车间高速、高容量生产线的理想技术选择。
RFID已被证明是能够用于管理疫苗分发的复杂供应链的非同寻常的工具。同时,在医疗保健应用中,它与医院和药房采购人员之间的沟通门槛较低,若是能突破目前的推广瓶颈,得以投入实际应用,将使得疫苗的运输,存储,处理和分发过程简单化。
来源:3S MARKET
2020年8月成立的DoseID是一个企业联盟自治团体,旨在通过采用序列化,带有RFID标签的药品的方法来统一整个行业。团体内公司已采取行动将其技术部署到疫苗分发中的公司。其发言人称运作原理是利用产品的搁置库存功能,每收到一批疫苗后,便会在“ Ultra Freezer”搁置的库存位置创建,打印和扫描195个RFID标签。每个RFID标签都编有货件的批号和有效期。从超冷器中取出疫苗时,它们必须静置几分钟以进行预热,然后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预先打印的,批号特定的试剂盒。检查每个标签上的RFID标签并在Kit Check扫描站中进行扫描以开始为期5天的BUD(Beyond Use Date超出使用时间 )倒计时。
来源:NFC WORLD
虽然市面上现有的包装上已经有了二维码,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信息,但NFC智能包装的优点在于无需打开应用,也无需扫描,只需电子产品轻触即可。例如,NFCOpenSense是一种柔性标签,可检测产品的“出厂密封”和“开封”状态,并可通过带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以无线通讯的方式查看标签内容。包装标签包含独特的标识,让制药公司能够采用强大的软件和分析工具逐个验证、追踪产品。
2、医患互动型包装:深化交互,巩固用户信任度
在治疗依从性和与用户、患者互动方面,医药包装也大有潜力,已有案例通过包装物与传感器的结合,记录患者的服药量、定时提醒患者服药并有效监测用药量。同时更有新型互动型标签能够及时监测患者的状态,并把相关数据反馈给医生和医药公司,这将极大提升患者的使用体验。
来源:August Faller
来自美国的一家科技企业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智能药瓶,他能通过不断监测包装瓶中药物的剩余量以及药品质量情况,将药品使用数据传输给主治医师。通过这类技术,药品的利用率可以从40%提升到90%。例如到了服药时间,瓶子灯带会变成蓝色,若病人没有按时吃药,则会变成红色,并且提醒患者按时服药,这在视觉上呈现出提示功能的一种特性。
3、数字感应包装:为药品质量实时把关
数字感应包装通过植入芯片或感应材料,反映包装内容物状况。此类包装以产品质量、数量及使用行为为主要管控内容,针对药品质检参数进行积极监控。这类包装通常采用数字感应器(光感应器、压力感应器、声音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等)或者感应材料(主要包括温敏、热敏、光敏、气敏等材料),最终实现包装警示与管控等特殊功能。
来源:Color Changing Inks
借助新型温度记录仪TT Sensor Plus™2,August Faller集团与艾利丹尼森公司合作,提供了一个数字感应标签,可确保在3年内对药物进行监测,在保证了药盒紧凑的体积的前提下,存储了超过15万个温度测量值。标签记录了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所处的温度,数据存储在NFC芯片上。使用应用程序可以轻松地对药物进行完整的温度监控,只需按一下按钮,标签上的LED指示器就会指示冷链的维护情况和产品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来源:August Faller GmbH & Co. KG
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与相关技术的共同驱动下,我国智慧医疗市场需求不断増长,市场规模随之迅速扩大。无论是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行动”,还是”互联网+医疗“,5G远程手术、AI辅助诊疗、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加大推广,这一个个概念都在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现阶段智慧医疗产业已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
那么,RFID可以为智慧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添哪块砖加哪块瓦?
RFID让医疗机构“减负增效”
对于药品供应链,RFID能从药物的制造、运输、入库、储藏、有效期、售卖到服用等全流程跟踪每一种药品。制药商在制造之初就给药品贴上RFID电子标签,就相当于给了该物品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方便在供应链的所有节点进行监管,还能确保药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也能避免假药渗入。
在医疗器械上应用RFID电子标签,医院可以建立起每一件医疗器械使用过的电子档案,记录器械的型号、生产批号、消毒次数、使用寿命、使用者、制造商以及分类、查验、组装、配包等。且用户只需一台RFID读写设备就能一次性识别在一套工具包内或托盘内的数十种器械产品。
RFID应用在智慧医疗领域全面开花
一种技术的应用场景描述得再细致,若没有实际的落地应用,依然是空口白话。不过医疗机构应用RFID技术已越来越普及,应用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广泛。
01RFID助老人独立生活的应用
阿得雷德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正在领导一个项目开发新的RFID传感器系统,说明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和安全看护。研究人员采用RFID和传感器技术,自动识别和监测人的活动;能够确定个人的正常例行维护,并在危险来临时,及时地提供帮助,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该系统的投入成本较低,不存在隐私问题和密集的监测监控,被监控对象(老年人)也无须另外穿戴物品。
02医疗垃圾信息管理
通过实现不同医院、运输公司的合作,借助RFID技术建立一个可追踪的医疗垃圾追踪系统,实现对医疗垃圾运送到处理厂的全程跟踪,避免医疗垃圾的非法处理。
03血液信息管理
将RFID技术应用到血液管理中,能够有效避免条形码容量小的弊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识别,减少血液污染,实现多目标识别,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04看病只要“一卡、一腕带”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以身份证作为惟一的合法身份证明在特定的自动办卡机(读写器)上进行扫描,并存入一定数量的备用金,几秒钟自动办卡机就会生成一张“RFID就诊卡”(也可使用有专用的医保卡),完成挂号。患者持卡可直接到任何一个科室就诊,系统自动将该患者信息传输到相应科室医生的工作站上,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开具的检查、用药、治疗信息都将传输到相应的部门,患者只要持“RFID就诊卡”在相关部门的读写器上扫描一下就可进行检查、取药、治疗了,不再需要因划价、交费而往返奔波。就诊结束后,可持卡到收费处打印发票和费用清单。
另外与“RFID就诊卡”对应的是住院使用的“RFID腕带”,其中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挂号时间、就诊时间、诊断时间、检查时间、费用情况等信息。患者身份信息的获取无须手工输入,而且资料可以加密,确保了患者身份信息的惟一来源,避免手工输入可能产生的错误,同时加密维护了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腕带还有定位功能,佩戴腕带的人再也不能偷偷溜出医院了。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着力打造智慧服务、智慧医疗和智慧管理,就成功将物联网技术覆盖到了医生、护士、患者、设备、物资、药品等院内各个医疗对象范围,例如将无线信号覆盖全院,用RFID技术以防婴儿被盗、抱错等,还为特殊患者佩戴RFID手环。河北省人民医院也用RFID腕带等方式实现动态护理和安全用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投用智慧血液冰箱,给每个血袋都粘贴了RFID电子标签等等。【金诺会展】青岛国际包装工业展览会